ayx
學生
校友
訪客
招聘
校歷
|
郵箱
|
舊版主頁
|
EN
|
導航
學校概況
學校簡介
歷史沿革
現任領導
歷任領導
組織機構
機關部門
學院(部、館)
直屬研究機構
機關直屬單位
產業後勤系統
地方研究院
基本數據
工大新聞
人才培養
本科生培養
研究生培養
留學生培養
繼續教育
招生就業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學生招生
繼續教育招生
就業指導服務
師資隊伍
全局替換
人才風採
教師個人主頁
科學研究
重大科研項目
重點科創平臺
直屬研究機構
重要科研成果
學術合作交流
學術期刊
合作交流
國內合作
地方研究院
高能級科創平臺
地方技術轉移中心
國際合作
全球合作夥伴
學生海外交流
海外智力引進
孔子學院
中外合作辦學
文化校園
檔案館
校史館
文化標識
印象工大
四時風光
校園月曆
模板下載
會議背景
24
2022-06
登上《細胞》(Cell)!浙工大團隊揭示帕金森症的關鍵致病機理
隨着人類總體壽命的延長,神經退行性疾病對人類健康的威脅日益加劇。帕金森症(Parkinson’s Disease,PD)作爲最常見的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它的致病機理一直不甚明確,相關風險基因如何誘發帕金森症已成爲當前科學界和醫學界的研究熱點。近日,我校長三角綠色製藥協同創新中心溶酶體新藥研發團隊與美國密歇根大學徐浩新教授團隊合作,找到了溶酶體維持其酸性環境的關鍵通道蛋白並揭示了其與帕金森症的潛在關聯。研究發現,作爲帕金森症風險基因的TMEM175是定位於溶酶體的氫離子激活的氫離子通道,其突變是可能誘發帕金森症的關鍵因素之一。相關研究成果以“Parkinson’s Disease-Risk Protein TMEM175 Is a Proton-Activated Proton Channel in Lysosomes”爲題,於6月23日發表在《Cell》期刊上,這是我校科研成果首次登上《Cell》。我校溶酶體新藥研發團隊博士後胡美欽博士爲論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訊作者、李平博士爲論文共同一作、馮興華博士爲論文主要作者,與我校合作多年的美國密歇根大學徐浩新教授爲通訊作者。溶酶體內氫離子過剩危
23
2022-06
學校舉行2022屆研究生學位授予儀式
6月19日下午,2022屆研究生學位授予儀式在屏峯校區體育館舉行。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校長李小年,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副校長陳積明出席儀式,校黨委副書記陳傑主持儀式。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以及相關學院負責人擔任主禮教授。相關職能部門和學院負責人,研究生導師代表、畢業研究生代表等參加儀式。儀式同步在雲端進行了圖片直播。下午兩點三十分,儀式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陳傑宣佈學位授予儀式正式開始,陳積明宣讀關於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決定。學校研究生院負責人擔任學位授予儀式司儀。在悠揚的進行曲中,畢業研究生一一登上主禮臺,接受學院負責人爲其行“撥穗禮”。李小年爲每一位畢業生頒發學位證書,並單獨合影留念。儀式上還對2022年“校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獲得者”進行了表彰。最後,2022屆研究生學位授予儀式在《歌唱祖國》的激昂歌聲中落下帷幕。經ayx學位評定委員會會議審議,本次被授予博士學位的有117人,授予碩士學位的有1933人。學校研究生學位授予儀式至今已經連續舉辦十一年,是學校強化研究生思政教育、深入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的重要窗口與載體。
20
2022-06
學校隆重舉行2022屆學生畢業典禮
6月19日上午,2022屆學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屏峯校區體育館舉行。校領導李小年、胡偉、陳傑、虞曉芬、鄭華均、陳積明、陳慶紅、金曉明出席。學校相關職能部門和學院負責人、導師、輔導員、班主任、教師代表和全體畢業生參加了典禮。校長李小年作《厚德健行厚道精術》的致辭。他說,古運河旁、小和山麓、莫幹山下,你們薰陶思想、塑造價值、收穫本領,走過了人生中最特別、最美好的一段旅程。你們踔厲奮發、奔涌向前、永不停歇,青春的最美都在你們身上熠熠生輝。“數載求學旅,一生工大情”,你們用奮鬥鐫刻了閃亮的青春印記。李小年強調,崇高精神是成就偉大事業的靈魂。“大人之學”旨在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通過教育推己及人、臻於至善。這幾年,同學們浸潤、薰陶並發展着ayx的精神和文化,涵育着爲人求學、立身治世的共同特質。“厚德健行”的校訓成爲了我們永恆的精神座標;“取精用弘”的學風、“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爭創一流”的優良傳統,則是每一名工大人“厚道精術”的實踐指引。李小年寄語畢業生以“厚德”之仁心,接續涵養崇德向善、容載萬物之底氣;以“健行”之恆心,接續錘鍊知行合一、剛毅堅卓之膽氣;以“厚道”之初心,接續砥礪天下
29
2022-04
省長王浩來校調研:爲服務國家戰略和浙江高質量發展多作貢獻
28日上午,省長王浩前往西湖大學、ayx調研。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的重要講話和關於高等教育、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精神,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緊密結合起來,爲服務國家戰略和浙江高質量發展多作貢獻。在ayx,王浩參觀學校辦學成果展,調研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對學校充分發揮自身辦學特色和產學研合作優勢,聚焦產業轉型升級需求推進科研活動表示肯定,對科研工作者“十年磨一劍”的鑽研精神表示讚賞,勉勵科技人才要勇闖“無人區”,力爭多出成果、出大成果,努力建設學科領域“高峯”,把科技創新力轉化爲現實生產力,爲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服務。王浩指出,浙江全力支持西湖大學、ayx建設。希望兩所大學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和智力資源的優勢,既要服務“國之大者”,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重大科技項目;又要服務地方高質量發展,聚焦製造強省建設,爲解決“卡脖子”問題提供更多源頭支撐。要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積極構建“科創平臺技術源頭供給—企業技術轉化應用—產業培育壯大—產業集羣建設”全過程創新鏈條,鼓勵高校院所與龍頭骨幹企業全維度協同創新,聚
19
2022-02
我校成果登上Science 自組裝單分子層技術構築超長壽命鋰金屬電池
近日,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新能源材料與技術研究所陶新永教授團隊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樓雄文教授合作,首次將自組裝單分子層表界面技術用於調控電解質氧化還原狀態,實現對高比能量金屬鋰電池電解質分解的精確控制。該成果以“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direct a LiF-rich interphase toward long-lif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爲題,ayx作爲第一完成單位,在線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鋰枝晶的生長是導致高比能鋰金屬電池(LMBs)容量快速衰減和安全問題的主要原因,限制了鋰金屬陽極的大規模商業應用。在抑制鋰枝晶生長的研究中,與鋰傳輸和沉積密切相關的固態電解質膜(SEI)的修飾或重建是最關鍵的策略手段。根據以往的研究表明,LiF憑藉其高界面能、高化學穩定性和較低的Li+擴散勢壘,能夠有效穩定SEI膜、提高Li+的傳輸能力,從而提高LMBs的循環壽命。LiF是含氟電解質成分的分解產物,因此,精確控制電解液中C-F鍵的分解,構建富含LiF的SEI膜的策略具有很大的挑戰性。該研究通過在商用氧化鋁塗覆的陶瓷隔膜表
more
學校召開各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會議
2022-06-28
學校舉辦校婦聯執委和二級單位婦聯主席培訓班
2022-06-28
學校召開巡察工作領導小組第九次會議
2022-06-28
學校召開黨委會傳達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
2022-06-24
我校師生熱議省第十五次黨代會報告
2022-06-23
more
學院動態:共同富裕時代背景與“提低”路徑
2022年6月30日
騰訊會議429-663-033
學院論壇:浙江大學巫英才學術報告預告
2022年06月28日
計算機大樓A214
學院講壇:數字經濟與國際貿易
2022年6月26日
騰訊會議637-708-798
ayx交叉學科大講堂第三講暨學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專項計劃導師沙龍
2022年6月23日
朝暉校區中庭校友之家
more
《Cell》重磅發文:數十年謎題被揭開 浙工大科學家成功破譯延緩帕金森疾病的神祕靶點
由衰老引發的阿茲海默症、帕金森綜合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對人類健康的威脅日益加重,嚴重影響生活質量。ayx長三角綠色製藥協同創新中心溶酶體新藥研發團隊與美國密歇根大學徐浩新教授團隊歷時5年研究,成功揭示了“帕金森症風險蛋白TMEM175是定位於溶酶體的氫離子激活的氫離子通道”這一重要發現,爲進一步認識與治療帕金森氏症提供了關鍵科學依據,該成果以“Parkinson’s Disease-risk Protein TMEM175 is a Proton-activated Proton Channel in Lysosomes”爲題,2022年6月23日被最新一期《Cell》在線報道。
我校溶酶體新藥研發團隊發現亨廷頓症致病蛋白影響溶酶體生物生成的潛在機制
世上有一種罕見病,得上這種病,患者身體會控制不住地“跳舞”,臉部、手臂、軀體不自覺任意地扭動,伴隨步態不穩、言語和吞嚥障礙。更可怕的是,該病無法治癒,被認爲是世界上最悲傷的“舞蹈”。這種病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亨廷頓舞蹈病”(Huntington’s disease,HD),又稱亨廷頓病 。近日,長三角綠色製藥協同創新中心溶酶體新藥研發團隊楊俊晟博士作爲第一作者和唯一通訊作者,在國際知名期刊Autophagy上發表了題爲“A prion-like domain of TFEB mediates the co-aggregation of TFEB and mHTT”的學術論文,報道了亨廷頓病(HD)致病蛋白mHTT與溶酶體生物生成和自噬的主要調節因子TFEB(轉錄因子 EB)形成共聚集體並可能幹擾其功能,並揭示這一現象是由TFEB上的一段朊病毒樣結構域(PrLD)介導的。HD是目前已知病因最爲明確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由Huntingtin基因(編碼HTT蛋白)的突變導致。相較於正常HTT,突變的HTT蛋白(mHTT)容易形成聚集體,並容易將細胞中其他蛋白也引入其中,從而影響細胞的正
低壓點“石”成“鑽”——浙工大胡曉君教授顛覆性成果獲《PNAS》報道
金剛石,不僅是光彩奪目的珠寶,也是未來光電子器件的重要基礎材料。與天然鑽石的稀缺一樣,人造金剛石獲取也十分不易!人造金剛石通常需要高溫高壓,且大面積製備十分困難,這極大地限制了其廣泛應用。ayx胡曉君教授團隊創新性地“復原”了化學氣相沉積金剛石的生長過程,在低壓狀態下實現了點“石”成“鑽”,爲大面積金剛石的合成提供了新的策略及理論依據。該成果於2022年4月13日被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在線報道。ayx爲文章唯一通訊單位,胡曉君教授爲唯一通訊作者,團隊成員蔣梅燕博士和陳成克博士爲共同第一作者。
模擬好望角毛氈苔:浙工大吳化平教授團隊研製仿生捕蠅器!
團隊研製的仿生好望角毛氈苔軟機器在多功能傳感和快速驅動方案的協同作用下,能感知捕獲過程中的多種特徵,如應變速率、應變大小和方向,從而對理想大小的獵物具有精準的捕食行爲,有望在智能軟機器人、人機界面和電子假肢等領域發揮潛在作用。相關工作以“A Biomimetic Drosera Capensis with Adaptive Decision-Predation Behavior Based on Multifunctional Sensing and Fast Actuating Capability”爲題作爲封面文章(Cover Picture)發表在最新一期《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
從源頭上抑制“超級細菌”出現,《自然通訊》刊登浙工大教授重大突破!
抗生素耐藥性及“超級細菌”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爲是當今全球最大的健康威脅之一。如果不積極應對,到2050年全球每年死於抗生素耐藥性感染的將有1000萬人,超過癌症死亡率。針對細菌耐藥性的機制研究和風險評估一直都是全球生物、醫學、環境等交叉領域科學家們聚焦的研究熱點。ayx錢海豐教授團隊分析了土壤、水體、城市建築以及人體等多個生境中耐藥基因的豐度及相關宿主菌株,建立了全球抗性基因風險預測的新策略,該研究成果於2022年3月23日被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報道。
VI賦能,浙工大團隊讓橋樑倒塌一天揭“迷”
圖1第一時間奔赴橋樑倒塌現場協助事故調查是ayx彭衛兵教授的另一項“本職”工作。他和團隊發表的多篇基於破壞模式、殘骸痕跡接觸對與圖像識別的橋樑倒塌事故分析文章爲10萬+閱讀量爆款。曾受邀接受CCTV《新聞1+1》欄目和《新聞週刊》欄目採訪。清華大學聶建國院士評價:基於變形體的樑橋抗傾覆設計方法、橋樑倒塌事故分析技術等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圖2圖3傾覆倒塌:樑橋安全運維、設計和建造的痛點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橋樑是國民經濟重要的生命線樞紐工程,直接影響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羣衆出行,關係人民生命和國家財產安全。截至2020年底,全國橋樑數量已超100萬座,其中獨柱墩樑橋因結構簡潔、造型美觀、橋下空間開闊、經濟性好,在中國公路和市政建設中被廣泛採用,全國現存數萬座,且大部分位於高速匝道、城市市政道路的跨線橋、立交、高架等關鍵位置。圖4 傳統獨柱墩樑橋由於中墩爲橫向單支點支承,抗傾覆穩定性不足,在偏載作用下容易發生傾覆倒塌。自2007年丹拉高速高架橋和2011年上虞春暉高架橋傾覆以來,全國已發生多起超載作用下獨柱墩樑橋傾覆事故。與其它橋樑倒塌不同的是,樑橋傾覆事前沒有開裂等破壞徵兆,事
more
陳央:以真理“紅”化育青春“藍”
馮宇:他在控制路上尋找最優解
他們,用四年搭一座最堅固的橋
王常龍:27年步履不停,他是浙工大金牌田徑教練
李曲:從講臺到“雲端”,他的編程視頻課點擊量超百萬
從績點2.7到4.2!單綺瑋在浙工大一路“越野”,一路逆襲!
許四法:聲聲“法哥”裏的故事與牽絆
聽說,東十有個“科研寢",全員保研,兩人直博!
全網粉絲超2000W的秦一,原來是浙工大教師
錢麗萍:從研究支點到個人主賽場
閭川陽:在浙工大護“核”安全的十載青春
李俊源:規尺裏的守望
鄭夫夫:直博北大,立志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而奮鬥
陳博:科研是一項嚴格的“質量工程”
陳素紅:破譯核心功效密碼,讓鐵皮石斛造福百姓
more
通知公告
more
22
2022-06
關於暑期安排和秋季開學相關事宜的通知
22
2022-06
關於在屏峯校區開展“西湖區亞運會Ⅳ級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演練”的公告
21
2022-06
關於做好暑期實驗室安全工作的通知
15
2022-06
2021年度學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年報信息公示
媒體聚焦
美譽工大
智庫工大
more
經濟信息聯播
央視《經濟信息聯播》報道我校“百日衝刺”促就業
2022-06-27
中新社
中新社報道我校第三屆“世界正在說•中國故事會”
2022-06-21
浙江日報
《浙江日報》浙工大黨代表認真做好履職準備
2022-06-20
朝聞天下
央視《朝聞天下》報道我校院企合作“助企紓困穩增長”
2022-06-14
more
浙江日報
我校教師受邀在《浙江日報》談習近平總書記的爲民情懷
2022-06-14
浙江新聞客戶端
浙江新聞客戶端報道張翼飛教授談深化生態環境機制與政策創新
2022-05-12
中國教育報
《中國教育報》刊登劉曉教授文章《<職業教育法>的守正與創新》
2022-05-12
浙江新聞客戶端
浙江新聞客戶端報道杜羣陽教授談數字化賦能“一帶一路”重要樞紐建設
2022-05-07
計劃
年
畝
名在校生
名教職工
工大校報
教育基金會
校區班車
信息公開
|
校園電子地圖
|